有新手卖家向我提及到了,自己做了十几年产品设计,供应链资源超多,设计过各式各样的产品。现在想进入 这个赛道,开始做亚马逊,想法就是发挥他最大的优势,破专利,或者找到合适的产品重新设计,但对亚马逊只是一知半解,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一个合格的亚马逊产品开发,也要对运营上略知一二,要不然无法开出好产品,也就是产品的打造率很低。因为无法站在运营的角度出发,认认真真分析整个细分类目下,市场环境的竞争环境是怎么样的,自然搜索量大不大,广告CPC高不高,整个广告预算投入大不大。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在开发产品的时候,选择进入一个新的细分类目的时候,产品打造成功率最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细分类目中,找到一个优秀的竞品。对这个竞品做一个竞品分析,找到这个竞品的痛点是什么,工艺上是否能够改良,产品是否可以进一步的更新迭代,创新。
能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的口碑,产品的评分,能够让产品的表现越来越好。无论我们选择要进入哪个赛道,要快速让自己生存下来,那么就是给自己找对标的竞争对手,然后复制模仿,更新迭代,这才是正确的商业思维逻辑。
产品的更新迭代,创新,并不是一味地追求产品的伪需求,伪创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因为即使是老卖家,也经常在开发产品的时候,给产品增加了伪需求的功能,伪创新的想法,给产品增加了成本,也势必造成了产品打造不起来,滞销,清货的结局,身边的案例我也见过不少。
毕竟产品成本的上涨,导致了产品的性价比不高,那么自然就被市场所淘汰。我们解决掉产品本身的痛点,提高工艺水平,做一些外观的创新,更新迭代。这才是我们想要的,也同样是保持低成本高质量的原则,争取达到利润的最大值。
这其实最大一个核心点是什么?
最大一个核心点事能够拉升我们整个产品的盈利周期,也就是能够源源不断给你产生利润,三年,五年,甚至八年!
现在的亚马逊上每个细分类目都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各种价格战,我相信明年的亚马逊市场环境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如果我们还是按照早些年做亚马逊的思维逻辑在看待每一个细分类目,那么肯定觉得每个细分类目都竞争激烈,没有机会。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这个问题呢,是不是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通过产品的改良和提升,成本上也增加不了多少钱,但是我们换来的更多的好口碑和好评,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想要的?
比如竞品的痛点是会掉漆会生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去解决这个痛点,然后变成自己的竞争力,产品的售价比同行高,还照样卖的比他们还要好,分分钟吊打他们。
直到现在,很多卖家依然认为产品质量不重要,“差不多”就行了,结果listing评分低,广告越花越贵,转化却越来越差,于是也就清仓,开始选品,开始接着打造下一款产品,一年到头,一款产品都无法打造成功,无法盈利。
那这到底是谁的问题?是人本身存在的问题?还是?
人类最大的悲剧,就是脑子里有错误的想法,而自己又意识不到,自己不知道,到底是对还是错,而且,非常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人家是错的。
前段时间,在谷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不是不相信国产技术水平不够高,这点没几个人会质疑。只是我们都是中国人,太熟悉身边的每一位“差不多先生”了。品控是国产永远的痛,特别是内销货。”
......
自从黑五网一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流量的增长,销量的增长,很多同学都反馈自己的产品日销量都翻倍增长,都很激动。
在感受到流量的上涨,销量的上涨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我们应该逐步上涨自己的产品售价,让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出来,从而达到产品的利润最大值,不断拉升我们的产品利润率。
我们自己的产品都在不断地涨价,有的产品涨价了五六美金,从15.99美金一直往上涨价,涨价到现在的21.99美金,它仍然卖的很好,那不就是产品的溢价空间大吗?
这也是我一直提到的,让自己的产品利润值达到最大,能够挣更多的利润。这才是正确的运营思路!
而不是一味地只知道打价格战,还是价格战,那么我相信到了最后,社会的毒打是能够分分钟让你见识到的。
产品开发的不好,其实环环相扣,你的产品口碑差,listing评分低,退货率高,不可售的产品多,差评多,买家之声是差的,广告CPC越来越高,广告越花越贵,而别人的广告是越花越便宜,转化还比你高几倍,气不气人?
有一段话说的很好,“我认为最重要的标准是产品的真实性,以及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真实利益。这是最重要的,任何人都跨越不了,你哪怕最好的广告,只要你的产品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利益,也就是你这个过程本身,就有欺骗消费者的成分,你不诚实,你没有把产品的利益真实描述给消费者,你一夜之间暴富明天摔下来更惨,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也是这个道理。”